编者按:作为可持续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轻轨以其清洁,方便和快捷的特点获得了诸多城市的青睐。然而,以轻轨为代表的可持续交通究竟怎样影响了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以往的研究通常从概念和理论的角度阐述这一问题,而少有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入手去探讨可持续交通与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关系。这篇论文的作者则以明尼苏达州双城地区为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深入探究了轻轨对本地区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方向,原理以及程度。本文研究显示,双城地区的轻轨对本地居民的满意度有积极提升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这一实证研究可为中国国内的交通政策制订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Estimated reading time: 15 seconds
编者按:对于建成环境(Built Environment)对交通行为的影响,大部分现有文献都指出,土地混合使用、紧凑型的城市布局能带来更短的机动车出行距离(vehicle miles travelled, VMT),从而降低城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然而,也有一部分文献的实证结果表明:建成环境对居民交通行为的影响甚微。为什么很多研究都采用了科学的方法,但得出来的结论却很不一致?不同的研究方法或模型是否可能导致了这些结论的差异?原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建成环境—交通行为”研究中的4种方法论问题:自选择(self-selection)、空间自相关(spatial autocorrelation)、出行链依赖性(inter-trip dependency)和地理尺度(geographic scale)。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作者探讨如何更好地理解不同方法对研究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且通过有效地应对这些方法论问题,重新检验建成环境与交通行为的关系。第二部分为实证部分,采用西雅图都市区2006年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和2005年地块和建筑数据,将应对这4种方法论问题的不同措施同时纳入研究框架中,以重新检验建成环境因素如何影响交通出行。限于篇幅,仅对第一部分内容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简要介绍了第二部分的实证结果。
Estimated reading time: 1 minute
编者按:我国城市过往几十年“规模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进程,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也导致了汽车依赖、空气严重污染、城市公共健康岌岌可危等问题。本期《城市科学文摘》介绍近期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的反思中国城市的文章。原文作者通过广州“六运小区”与周边环境的对比,认为它可以作为中国城市进行再审视时的发展参考。“六运小区”式的城市重构,配之以BRT等公共交通,同时复兴自行车系统,可作为我国目前城市化问题解决方案的重要举措。作者还提及国务院近期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认为这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Estimated reading time: 4 seconds
编者按:步行城市倡导居民更多使用邻近出行(proximity trips),减少小汽车的使用,本质上是绿色出行在城市尺度上的体现。本文中邻近出行是指10分钟内可以完成的步行出行。一般认为紧凑的城市形态与混合的土地利用方式能有效提高居民的邻近出行频率。已有邻近性研究多集中在城市层面,缺乏从人的角度更深入地分析邻近出行的动态特征。为此,本文通过交通起止点调查(OD调查),从城市、邻里两个尺度来评估邻近出行的动态,分析邻近出行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和人口密度、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而阐明步行环境与邻里活力对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性,为提高邻近出行率提供参考。
Estimated reading time: 22 seconds
编者按:全球范围内产生的大约75%的能源被用于城市。构建与城市整合的能源系统将会显著地改善环境、经济、以及社会的可持续性。《科学》杂志最近推出了一期以城市为主题的专刊。其中,《基于城市可持续的与城市整合的可再生能源》一文探讨了通过减少交通与建筑能耗以及发展分散式可再生能源,从而建立城市可持续能源系统的具体路径。通过能源密度技术的进步,与城市整合的能源系统将会更好地满足城市增长带来的大量能源需求。编者提炼了本文作者关于能源低碳化带来的可持续城市能源系统的创新性议题,以及作者基于如何应对减碳过程中带来的经济、技术、行为以及政策挑战的相关观点。
Estimated reading time: 10 seconds
编者按:关于智慧城市的讨论一直在持续,相关战略规划也在不断制定之中,但是人们对智慧城市的定义仍然莫衷一是。可以确定的是,智慧城市因科技进步与城市发展而形成,代表了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基于此, Angelidou研究员的这篇文章旨在确定形成智慧城市概念的驱动力。智慧城市的发展历史由两股思潮汇聚而成——未来城市(Urban futures)以及知识和创新经济(The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economy)。未来城市展示了科技在城市未来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知识和创新经济的研究表明,最新的科技进步已经形成了城市知识管理和创新能力的全新层次。同时,当前经济推动和需求拉动也是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该文对深入理解智慧城市理念的发展过程和途径提供了详尽的历史和理论背景,对当前的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Estimated reading time: 48 seconds
有老友戏谑地说,“手里这本书还没有读完儿,哈维又出新书了,这让我这个哈维的崇拜者情何以堪呀!”后面这几十年的哈维,以我粗浅的知识,很难给他一个界定,只是觉得他已经看透了空间,厌倦了受资本或权力形塑的空间的无趣;开始思考起“人的本质是什么?人应该过怎样的生活?”而这些让人头疼的问题其实已经是社会科学建构的元问题了;对于我这个出身于地理学却又从事城乡规划教学的人来说,哈维对于空间与时间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超出了传统的历史学范畴,更超出了传统的地理学范畴,而城乡规划领域的人似乎压根儿还没有开始深刻地思考。因而,对于哈维的《环宇主义与自由地理》这本书,我试图从空间(space)和地方(place)的角度来理解它。
Estimated reading time: 17 seconds
编者按:在新的交通供给模式的冲击下,近年来,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于出租车管制方面的改革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应对这些改革的争论,国外出租车管理的经验或许能提供有效的借鉴。本文基于美国和加拿大43个城市和县的出租车市场,评价了准入管制和非管制对于出租车有效性和服务质量的效应。分析显示,在出租车的两个基本市场——电召市场和巡游市场,没有进入管制,巡游市场中出租车会过度供应,导致车辆和驾驶员质量恶化;在电召市场,进入限制经常会导致出租车有效性的缺失。文章回顾了不同管制方法的效应,包括双重体系、进入控制的灵活形式、企业准入资格、地理限制和服务要求。
Estimated reading time: 29 seconds
编者按:城市活力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粗放型城市化被逐步摒弃,城市空间品质需求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正逐步受到重视。然而这一议题长期以来流于设计师经验与直觉的总结,鲜有深入研究。本次回顾的两篇文章形成了一个系列,基于实证检验提出良好的街道可达性、适宜的建设强度与建筑形态、足够的功能混合度这三个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是促生城市活力的空间形态基础。街道可达性在以上三要素中起到核心作用,城市活力随时间流逝而增强的过程在形态学视角下表现为适宜的建设强度与建筑形态、足够的功能混合度向具有高街道可达性的地块积聚的过程。这一认知有助于理解近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所提出的推行“街区制”和“开放小区“等决策的意义。
Estimated reading time: 1 minute
编者按:城市居民的空间移动性与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交通研究、城市研究和人文地理学关注的重要问题。大量的交通调查结果揭示,交通的劣势与社会经济地位的劣势有密切联系。而自2000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着重讨论由城市交通产生的“社会排斥”问题。“交通相关的社会排斥”(transport-related social exclusion)在国际上正成为城市交通研究的重要关键词,在中国虽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相关的研究尚不丰富。本期《城市科学文摘》将介绍城市交通与社会排斥这一领域的理论背景和研究进展。社会排斥的概念是如何融入到城市交通研究中的?如何理解城市交通、社会公平、社会排斥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关于交通相关的社会排斥,目前都有哪些理论视角?对政策实践产生了什么影响?围绕这些问题,英国利兹大学交通研究中心Karen Lucas教授在他的Transport and social exclusion: Where are we now?一文中展开了讨论。
Estimated reading time: 5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