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Home

外来人口

政府主导城市更新,外来租户何去何从?

编者按:城市更新,以及与之相伴的绅士化,从本质上而言是一个阶级现象:城市空间的重构往往伴随着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置换。以往对中国城市更新以及绅士化的研究中,鲜有学者关注蜗居在城市非正规社区中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在城市权缺失的现状之下,城市改造之后他们的命运如何?该文认为当今中国城市更新已经跳脱出传统绅士化研究的概念范畴,而嬗变为带有明显政府主导色彩的空间重构过程。作者同时关注这一过程中外来租户的城市权问题。  文献来源: Wu, F. (2015). State Dominance in Urban Redevelopment: Beyond Gentrification in Urban China. Urban Affairs Review, 1–28. 中国城市更新的演变 作者首先阐释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更新经历的的几个不同阶段(表一)。计划经济之下,对城市建成区的投资被认为是“非生产性的”,因此城市中心区经历了长期制度性的衰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政府开始实施对城市中心区破旧房屋的整治与更新。这一时期的城市更新进程相对缓慢,因为住房与土地市场并未引入过多市场化因素。从1998年开始,第二阶段的城市更新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房地产开发商作为主要的更新主体参与进来,因此这一阶段也被学界称为“房地产开发导向的城市更新”。2008年以后,一系列重大城市事件(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助推了第三轮城市更新的兴起。这一阶段的城市更新背后的真正动因是政府通过调整用地结构来促进城市经济转型,将城市中心区低回报的用地类型(如城中村、旧工业用地等)改造为高收益的用地类型(高新技术园区、商业综合体、精品社区等)。 表一 中国城市更新的不同阶段 阶段 背景 城市更新方式及主体 城市更新的结果 城市更新的影响 1979-1997 1979年经济改革 – 国有单位资本流通 – 对员工的购房补贴 – 地方政府资助的住房更新 – 郊区安置房 – 零星的改造与升级 1998-2008 –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 2001年加入国际贸易组织 – 房地产开发商 – 企业型地方政府 – more »